1. 首页 > 三国志战略版 > > 正文

三国时期浙江是什么洲

三国时期浙江是什么洲

三国时期浙江是扬州。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。增设4个郡,县共44个,浙江省隶属扬州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东扬州,治会稽。隋朝属扬州刺史部吴州总管府,分为5郡23县,府治山阴。隋末,沈法兴、李子通等割据于此。唐朝时浙江先后属江南东道、两浙道,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。

五代十国时钱镠建立吴越国,因吴越国内设13个州级行政区,故并称“两浙十三州”。吴越国主要范围均为今天的浙江全境,以及上海市和福建省北部的建瓯、宁德、寿光,江苏省南部的苏州、无锡、常州等地。即为今天吴越文化和吴语的占据主导的区域。

扬州。三国时期浙江是扬州。

三国时期共分为十五个州,分别是:兖州、并州、豫州、雍州、徐州、凉州、青州、冀州、幽州、益州、荆州、扬州、交州、司州、广州。

三国时期浙江是东阳洲。因为在《三国志》中,有记载浙江地名为“东阳洲”,对应现在的浙江省。据史书所载,东阳洲是建安年间(196-220年)时由蜀汉征戍部队所建,而当时的地理位置即为今天的浙江省。此外,三国时期浙江地区的行政区划与现代有所不同,境内分为洲、县等级,区域范围也不同。因此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,三国时期浙江是位于现今浙江省境内的东阳洲。

三国时期浙江扬州,范围北起淮水,东南到海滨,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,兼有浙江、江西两省的土地。

三国(220年-280年)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,分为曹魏佰、蜀汉、东吴三个政权。赤壁之战时,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