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 > 三国志战略版 > > 正文

三国志对荀彧相貌的评价

三国志对荀彧相貌的评价

三国志中有描述荀彧外貌的语句:其人伟岸,风姿奇美,彧有仪容

荀彧(xún yù),(163年-212年)字文若,颖川颖阴(今河南许昌)人。出身于士族家庭。东汉末年政治家、战略家,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,被曹操称为“吾之子房”。

公元189年任守宫令,依附韩馥、袁绍。公元191年,归降曹操,任司马,为谋士。担任曹操谋士期间,提出先破张绣、擒吕布,派钟繇防守关中,北拒袁绍的策略。曹操按荀彧之谋划,统一北方。公元203年,荀彧因功被封为万岁亭侯。

因其任尚书令,居中持重达十数年,处理军国事务,被人敬称为“荀令君”。公元212年,荀彧因受士族影响,反对曹操称魏公,惹怒曹操,忧虑而死,获谥为“敬”。公元265年被赠为太尉。

荀彧,出身颍川荀家,荀氏八龙之一,年少成名,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称他是王佐之才。不过经过后来的事实证明,荀彧不愧于这个称呼。《典略》记载说“彧为人伟美”;《三国志》中对荀令君的外貌的描述'清秀通雅,有王佐之风”;《三国演义》里祢衡骂曹操那里,也写到“文若可借面吊丧”。可见,荀彧这个人的形象是多么帅气。

荀彧这个人对曹操的贡献是最大的。